高階主管教練(executive coaching)是教練(coaching)的中一個領域。無論是老闆、高階主管、中低階管理人員,只要是在職場上的管理階層,都是適合高階主管教練的對象。甚至可以擴展到,所有在工作上需要軟技巧(soft skills)的人,都能應用高階主管教練。
在美國有許多大公司會為沒有管理經驗的管理人聘請高階主管教練,也有很多成功的高階主管、公司老闆為自己尋求高階主管教練的協助。
高階主管教練可以幫助客戶增進工作所需的溝通技巧、管理能力、自信心、生活滿意度、工作表現……等等。協助的方式通常不侷限於一對一的會談,也不僅依賴客戶的自述,例如,教練可能會到客戶的工作場所實際觀察、向公司其他人取得資料……等等。高階主管教練在取得足夠的資訊後,與客戶的溝通模式可能不需要定期到教練的工作處會談,也可能主要以電話保持聯繫、到客戶的公司(辦公室)見面、有需要才聯絡、某階段密集聯絡或不須聯絡……等等,互動方式非常多元。
高階主管教練與企業管理顧問的差別,在於高階主管教練重視「人」、更重視客戶「個體」的成長與目標,使客戶透過突破個人瓶頸和盲點,做出最好的判斷行動,並不會給予客戶商務上的建議,建議的方向在於客戶的自我改變或覺察,由內而外產生更全面、更持久的正向改變,使客戶有深度且長久的成長;企管顧問的重心在於「組織」、在於「組織」的需求、可能會給予商務上的建議,而客戶的個人成長、個人議題的處理並非重點。兩者的重心不同、專長也不同。
說穿了,面對管理和商務方面的問題,一般老闆和管理人員都會先尋求企管專業人士的意見,但是可能會發現理性化、數據化的建議分析知易行難。這往往是因為沒有切中「人」的軟議題。會找到高階主管教練通常就表示他們的問題並不是企管專業的理性式分析就所能處理的,已經從相對單純的「商」延伸到了複雜的「人」的行為與心理內在議題了。
比方說,一位老闆想要開分公司,對於分公司的地點選擇一直猶豫不定,浪費了很多時間和成本。教練會協助這位老闆突破性格上猶豫不決的盲點,或了解他猶豫的原因並探索可能的解決辦法,使他能夠往前走,但不會建議這位老闆應該選什麼樣的地點。這位老闆不只會解決這一次選擇分公司地點的問題,還能夠長期擺脫猶豫不決的習慣。
或是,一位主管掙扎著該不該開除一位屬下,教練則協助主管釐清自己的掙扎、分析這樣的掙扎有多少合理、有建設性的成分,並激勵他撇開無建設性的考量,根據有建設性的考量做出決定並採取行動。
又例如,空降主管帶不動人、天王級藝人拓展事業版圖遇到瓶頸、中低階主管希望晉升到高階主管卻不成功、遭遇事業瓶頸、職場人際關係、工作與私人生活的衝突……等等,也都是高階主管教練能協助的議題。
高階主管教練並不只是「教」客戶如何工作或管理,而是協助客戶客觀了解自己、突破盲點、自我成長、適時提供教導、激勵客戶採取行動,使客戶能夠長期成為獨當一面的人。
您也可以把高階主管教練視為您「客觀誠實的心腹」。許多老闆、高階主管、管理階層、名人……等等,無論是工作上或私人生活,遇到不順心的事,可能基於形象、利害關係、或身份界線,而不便對他人吐露,或是親友並無法協助他們。高階主管教練就是適合您傾訴的對象,不但保密、有同理心,而且高階主管教練會以客觀誠實的專業角度提供建議或支持。
也因為如此,心理專業助人工作者,例如心理治療師,在從事教練的時候,是比較安全且適當的選擇。本文上方所提供的兩篇參考資料(英文為Steven Berglas博士著,中文為陳老師的實習生張以謙摘要翻譯),就解釋了非心理專業人士從事高階主管教練,可能會造成什麼風險或問題。
高階主管教練是陳老師的專長之一,目前協助過的產業包括演藝圈、能源業、建築工程業、醫療業、休閒旅遊業、行銷公司等。但高階主管教練適用於所有的領域,並不僅侷限於特定產業。陳老師也有許多跨國合作的經驗,多元文化更是陳老師的專長。(客戶資訊保密)
若您對高階主管教練服務有疑問或興趣,歡迎聯絡陳老師。
為了您的最佳福祉,所以陳老師不隨便接案,通常需要對您有些基本的專業瞭解,才能決定是否與您合作,或是應建議您尋求別的資源。詳情請參見服務流程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