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含老師至美國加州取得心理諮商碩士學位,於美國定居並從事心理治療與心理諮商工作。其專業訓練與經驗類似結合台灣的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綜合能力,並且具備婚姻與家庭治療(包含兒童)的專科訓練與臨床經驗,在美國具有獨立執行精神疾病診斷、非藥物治療、以及與精神科醫師合作的能力,現於台灣從事整合式的助人工作。
陳老師於美國加州肯恩郡郡立兒童心理健康門診部實習,諮商與治療各種文化背景與社經地位的兒童、家庭、伴侶、與個人。後移居美國科羅拉多州,並在當地創立TLC心理治療診所。因陳老師對於心理專業助人工作領域有更多的體悟,認為傳統的心理諮商與心理治療有過多侷限不利於案主,於是決定突破傳統的心理治療框架,並以更多元化的方式使用自身的諸多長才與人生體驗,所以在2014年結束TLC心理治療診所,同時在當地成立Prestige Transformation, LLC (普斯諦蛻變坊),以更全人、更真誠、更多元、更彈性的方式服務社會,例如整合式會談、教練、支持與成長團體、課程、工作坊、演講、翻譯、寫作等。
在美國多後,陳老師返回台北市,結合專業背景與實務經驗,期許自己帶來新的心理知識,提倡整合式、創意式、客製化、多元化、全人中心的心理與心靈助人工作。不是心理諮商,不是心理治療,而是以這些專業基礎再昇華的助人模式。陳老師反對反科學反邏輯且混淆視聽的「身心靈」假靈性路線,支持健康的靈性成長。
陳老師以深度的同理心、誠摯的關懷、真誠的態度,不加諸世俗的批判,以您的幸福為重心,使您能放心傾訴人生中的一切挑戰與困難,提供您支持與適切的幫助。
陳老師深信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絕不對當事人套用簡易的公式。陳老師也認為人性既豐富且複雜,生命充滿了多種面向、每一面向又是各種顏色的光譜,不總是黑白分明,人不是機器,因此也不拘泥於所謂的「諮商技術」或僵化的「治療關係」,而是用更包容、更關懷、更有彈性、更以您為中心的觀點看待每一位當事人。陳老師期望每位當事人都能獲得幸福自在的人生。
陳老師能協助的議題甚多,請參見下方的「特長領域」。若您的議題不在其中,歡迎您詢問陳老師是否能夠協助您。在華語地區,陳老師是「自戀型虐待」與「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議題的少見前鋒,撰有一系列相關文章,敬請點選「心理系列文章」選單,閱讀陳老師撰寫的許多相關知識。
陳老師不在乎頭銜,但由於許多人誤稱陳老師為醫師,或是因為頭銜的不確定而感到不自在,所以本網站以「陳老師」為稱呼,但歡迎您以自在的方式稱呼陳老師喔!
在此僅列出偏好或擅長之取向,但實際使用上,根據個案個別狀況也可能運用其他學派、療法、和取向,以適合個案狀況為優先考量。
由於陳老師服務對象遍及世界各地,而各地對心理專業相關用語的定義與規範不盡相同,陳老師能提供的協助方式或服務也因各地區規範而改變,故本網頁資訊不一定符合您當地的表達與使用習慣。若有疑問,歡迎詢問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