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對於催眠有所擔心和疑慮,而那些擔心與疑慮通常來自錯誤觀念。如果你已經看過「催眠是什麼」,你應該已經有一些基礎的了解。在此針對特定的問題回答:
1. 當事人被催眠時是睡著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錯!催眠師最不希望當事人睡著,因為睡著就什麼都不能做了呀。
催眠是一種意識高度集中的狀態,不但不是睡著,當事人反而是聚精會神地知曉一切!當事人完全知道催眠師在做什麼,也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有時候當事人進入很深的催眠狀態,也就是意識極高度集中在潛意識認為有價值之處,會忽略比較不重要的資訊,就像是我們看電視看得很入迷入神時,會忽略其他干擾與刺激一樣。這種時候,當事人會誤以為不知道那時發生什麼事(比方說,非常沉浸在潛意識的工作中,而忽略掉我的聲音),其實他還是知道的,只是注意力的分配不同而已。
2. 被催眠的時候,當事人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錯!催眠師無法使當事人做他不願意做的事!
大家在電視、電影、表演秀看到的那些催眠,雖然被催眠的當事人好像做出可笑的行為,但是若他們不願意,催眠師也沒有辦法使他們那樣做。這也就是為什麼表演催眠師通常都是請自願者上台,或是事前安排的原因。
成功的催眠,第一要素就是當事人的信任、意願、和配合度。如果當事人有任何抗拒或不配合,催眠就不會成功。即使已經進入催眠狀態,當事人仍然知道催眠師在做什麼、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可以決定要不要配合催眠師的指示。
如果催眠師真那麼神通廣大,可以使別人做他們不想做的事、可以輕易操控他人,那催眠師們不都要什麼有什麼了嗎?你有看過誰靠催眠術成功操弄他人而大富大貴嗎?
3. 催眠後可能醒不過來?
不可能!
首先,催眠本來就不是「睡眠」,沒有睡,哪來的醒?
然後,如果你還記得,我們每個人每天都不斷自由自發地進進出出催眠狀態,這是一個自然的現象。在專業的催眠程序中,催眠師通常會以「喚回」當事人回到日常狀態作為結束,這是很簡單的步驟,幾乎不可能失敗。
就算因故催眠師沒有做這個步驟,在沒有催眠師從旁持續維持催眠指令的情況下,當事人自己也會從催眠狀態中回復到日常狀態。所以,沒有「醒不過來」這回事。
4. 催眠有副作用和後續傷害?
這是文字遊戲。催眠是安全的。
我們每天都進進出出催眠狀態,是否對我們有害呢?沒有吧?
若要說催眠有什麼風險,那只跟「天然未知數」,以及「催眠師的人為因素」有關。
如果催眠師指示當事人想像一隻毛茸茸的可愛小狗,大部分的當事人不會有問題,但剛好你非常怕狗,你嚇到了。這不是催眠的問題,也不是催眠師的問題,而是個別狀況和人生本來就存在的未知數,只是正好發生在催眠時罷了。
甚至,你嚇到從椅子上彈起來、撞到了東西。這也跟催眠無關。這就像是走路走多了總會被絆倒一樣、喝水難免被嗆到,是人生的正常意外。但是這些意外的發生機率是極小的。正常人不會因為怕嗆到而不喝水、不會因為怕摔倒就不走路,所以也不需要為了人生正常會有的小風險而排斥催眠。
你怕什麼東西、排斥什麼、有過什麼創傷經驗或不願碰觸的議題,都應該要事先讓你的催眠師知道,這樣你的催眠師就可以盡量避免意外。
至於「催眠師的人為因素」,則是指催眠師的做法和專業道德。
有的催眠師會採用負面經驗的連結來幫助當事人改變某些想法、行為、感覺、知覺,但是我個人並不喜歡這樣的做法。我喜歡讓當事人每一次的催眠經驗都是盡量放鬆愉快的,所以我很少採用負面連結。
又像是前世和記憶回溯,由於充滿太多未知數,所以非必要的話我並不去碰,也不太容易發生那種創傷重演的狀況。
催眠是一個安全的技術,但是操作這項技術的人會造成結果的差別。就像是,火藥可以做成娛樂的煙火、鞭炮,可以做成保護國家的炸彈,但炸彈也可以拿來傷害無辜的人,或不善掌控火藥的人可能會失控引爆、造成火災……
催眠是安全的,無副作用的,關鍵只在於「人」。
當然,也有些人對催眠的成見根深柢固,把不相干的事件都說成是催眠的影響、否定催眠的貢獻。面對這樣的成見和抹黑,怎麼解釋也是沒有用的吧?
催眠的理論、技術、觀點非常多元。本文所提供的資訊僅屬陳思含老師個人立場。
2020年8月8日補充:由於助人取向的催眠療法有如對心理開刀,需要具備專業倫理且有催眠訓練的心理治療專業人士進行整體評估、深入了解後,方能決定是否適合使用催眠、若要使用又該如何進行,於是過往主動要求催眠療法者多半被拒絕。現已全面停止接受催眠要求,節省雙方無效溝通時間,敬請見諒。若需協助,請採取整合式的「蛻變工作」,透過蛻變工作的療程,依專業判斷是否適合採用催眠技術作為輔助工具。本網站保留催眠相關之舊文章,作為相關教育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