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協助的許多案主,尤其是需要療癒複雜性創傷(CPTSD)的案主,都知道這個療癒過程有一定程度的階段性,像是通常要把內在找碴鬼控制到一定程度,再著重處理情緒重現,這兩大基本功都熟練了,再自然而然進入後面的階段。(根據個別狀況進行微調。)
而整個療癒過程中,除了一開始對於複雜性創傷這個議題的了解,以及對付內在找碴鬼時的技術,屬於較知性、理性、認知層面的運用以外,但大多時候,都是以「情緒」為核心,需要案主去感受、去體會、去沉浸、去代謝。光是知性討論,甚至是「理智地討論情緒」,並無法達到真正的深層療癒效果。
偏偏許多案主都有「情緒便秘」的現象,使他們的療癒歷程卡關。
這個用語,是我無心插柳發現很好用的譬喻方式,對於「直接聽我解釋情緒壓抑」會感到一頭霧水的案主們,他們通常會覺得這個譬喻非常清楚明白好理解,我會生動地說明,他們會笑呵呵地聽完。
幾乎每個人都有過便祕的經驗,於是都知道便祕的難受。我們也知道,長期便祕對於身體健康有許多的不良影響,甚至重大危害。在此引用蕭家仁醫師的說法:「……長期便秘造成大便乾硬、壓迫腸道,導致腸道黏膜潰瘍變成腸穿孔,有可能引發腹膜炎,最嚴重的情況會危及性命,須及時開刀處理。也有病人便秘後引發暫時性腸阻塞,導致一吃東西就吐……」
情緒便秘也是既不健康又危險的。
如同生理的食物攝取、吸收、代謝、排泄那般自然,我們生來就是情緒的動物,情緒是我們先天自然的存在。健康的情緒狀態,不是沒有不悅的情緒,就像健康的消化系統並非不製造排泄物,而是情緒,或屎尿屁,自然地來,又自然地走,順暢代謝,舊的去,新的來,新的又成舊的代謝掉。這是健康的狀態,無論是生理方面的消化,或是情緒層面的流動與代謝。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使是難受的情緒,也是暫時性的,它遲早會流動、排出,就像是健康系統中的屎尿屁,再臭再噁心,也能夠排掉,而不是在體內累積。
可是情緒便秘,有如生理的便祕、尿不出來、脹氣,令人極為難受。但就像有些長期慣性便祕的人已經把便祕當正常,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便秘問題已經造成許多其他的健康問題;長期慣性情緒便秘的人,也可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便秘已經破壞了他們的心理健康,或正阻礙他們的療癒之路。
情緒便秘的人,可能麻木無感(沒有便意);也可能「知道」自己有情緒,卻感覺不到它(肚子有點異樣感,卻沒真正的便意);或是實實在在感受到情緒了,卻不願或不知道如何把情緒發出來。
這三種常見的情緒便秘類型,分別需要不同的協助方式。越是無感,需要花的時間越久,因為需要很多時間培養對自己情緒的連結和覺察。
而有情緒卻不宣洩的類型,就像是明明便秘已久,好不容易屎在肛門口了,卻忍住不讓它出來。有些人害怕乾燥的宿便可能會造成疼痛甚至流血,於是猶豫不決,要拉不拉的,好不容易要出來了,又把它縮回去。或有的人排出一點點,又縮了起來。這些緊張和矛盾,是可以理解的。
最終,這些便秘者幾乎都會做出一個重大決定:硬著頭,大出來吧!
他們忍耐乾燥宿便排出時的辛苦和難受,把糞便排乾淨了,接下來獲得極為舒暢爽快的感受,整天走路都有風啊!
當一個人把情緒便秘排出後,也會有這種舒爽的感受,頓時覺得內心輕鬆到快飄起來了!
可惜,遇到情緒便秘,許多人卻難以做到「硬著頭,大出來吧」這樣的決心。
當然,在此並不是建議各位用不安全的方式「硬著頭,大出來」。你的心理師可能會陪同你探索不敢宣洩的原因、一起處理這個更深的議題,而不是逼你立刻、馬上就要把情緒發作出來。
但是最終還是需要你的意願和決心:你是否願意這麼做?是否下決心這麼做?
畢竟紓解情緒便秘,不像處理生理便秘一般可以對你硬上啊!(像是浣腸、灌瀉藥。)
還有,請不要隨處便溺。即使要代謝情緒便秘,我們依然需要根據情況決定這時是否適當、或者適當的方式為何。總不會對著老闆咆哮,卻宣稱這是正當的情緒流動吧?這應該是情緒失控吧?
話說回來,我們大多知道,長時間便秘,往往會造成比正常更惡臭的屁,或是口臭,或是失控的漏便。情緒也差不多。如果我們有著不健康的情緒便秘,情緒就更容易在脫離我們控制的情況下而發作,造成許多不良影響,使我們誤以為情緒是危險的、失控的、瘋狂的。
情緒不危險,危險的是不當的行為。情緒不等於行為。
當你解決了情緒便秘,你除了把有害的宿便排乾淨,你也能夠讓自己有健康的代謝,未來的新情緒,能夠用新的體質去應對,更發現代謝情緒並不可怕,而是很舒服的喔。
明明清空宿便很舒服,為什麼那麼多人忍著不拉呢?
有些人存在著「發作情緒等於瘋狂」的錯誤認知。
有些人會被自己的情緒給誘發痛苦的情緒重現。
有些人被有毒的正能量或有害的教條所綁架,只要有不悅情緒,就覺得自己有錯,更別說還要宣洩出來了。「真是太羞恥了!」
怎麼都不肯排宿便並接受正常代謝歷程的人,就成了一袋人型包裝的宿便啊。花著大量的力氣承載這些又臭又重的穢物,還被內在的壓力撐得難受,或延伸出其他的健康問題,怎麼會有好的人生品質呢?
成為一個能笑能哭、能喜能怒的全然感受之人,並且知道所有的情緒都來來去去,沒有任何情緒應該或需要永遠留存,往往能帶來極大的解放感,並且感受到自己真實的存在。
那些羞辱你正常人性的教條或權威,對你真的有益嗎?你就是人,用不是人的標準要求你,怎麼可能帶來心理健康呢?
如果你想要自由的心靈、自在的存在,除了療癒自己的傷、解放自己,也要注意自己是否有情緒便秘的問題喔!
成為完全感受之人,接納自己一切的感覺,甩開毒性羞恥吧。複雜性創傷療癒大師Pete Walker中譯新書推薦:《如果不能怪罪你,我要如何原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