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會遇到一些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苦主,在人際關係中,尤其是親密關係,似乎滿身是刺,扎得別人傷痕累累,自己也好累好不快樂。
有些人對自己的這個現象沒有自覺,沒發現是自己把他人嚇跑、弄傷,或把他人趕得遠遠的,或老覺得別人討厭自己、不溝通、或有敵意,容易覺得人際關係或親密關係似乎不幸福,也很難溝通或修補關係中的歧異或衝突。
有些人對自己的刺有輕度的自覺,但只知道自己有刺,卻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帶刺、要怎麼不再破壞人際關係和親密關係。
沒有自覺的人,因為對於自己的反應太過理所當然,所以看待人際關係問題時,常處在一種委屈的心態中,沒有意識到也無法承擔起個人責任,於是不能改變這個不幸福的現狀。
當原本沒有自覺的人被我點出他們的委屈其實沒有比對方更委屈、他們的刺如何造成了這樣的關係和不幸福時,【不是病態自戀狂】的人,會有當頭棒喝般的衝擊和覺醒,然後可能陷入暫時性的內在找碴鬼攻擊:質疑自己是不是個病態自戀狂、是不是壞人?
或者原本就對自己的刺有輕度自覺的人,如果【不是病態自戀狂】的話,也可能會陷入內在找碴鬼所製造的自責、自貶、羞恥感、罪惡感當中:我怎麼這樣、我好壞、我不想傷害別人卻還是傷害了、我明知這樣不對卻又一直做…
(病態自戀狂被戳破,通常會惱羞成怒,或展開操弄策略。)
如果我對他們有足夠的了解、能知道他們其實是CPTSD的苦主、不是病態自戀狂或其他的問題,我會協助他們對抗內在找碴鬼,幫助他們看到:
你不是永遠滿身刺的海膽,而是被刺激到才會發作的河豚;你不是本質性、固態的海膽型施虐者或傷害者,你是CPTSD情緒重現的河豚型受害者。
許多的CPTSD苦主,因為這個陰影的糾纏,使得他們容易有過度的情緒重現。對方一個平凡的做為,可能就刺激到他們的創傷反應,引發他們過去創傷經驗的情緒發作,而他們沒有情緒重現的自覺時,就可能把當下的情緒都歸因於當下對方的責任,於是把應該對過去創傷經驗發作的「刺」,發作在當下的誘發者身上。
例如,一位在童年時期深受家庭拋棄與背叛的CPTSD苦主,約男朋友見面而男友說當天沒空,可能就被引發了拋棄和背叛的強烈痛苦,如果再結合創傷4F當中的戰反應,可能就會和男友大吵一架,或者被動攻擊「你這天不想見面那就永遠不要見好了」、冷戰、酸言酸語等等。無辜的男友可能覺得:我就這天剛好從早工作到晚還要加班,加完班還得去照顧住院的媽媽,就真的沒空見面啊;改約別天就好,怎麼這天沒辦法約會就被鬧成這樣啊!
又例如,一位被長期煤氣燈折磨的CPTSD苦主,後來意識到自己以前被煤氣燈所傷害,於是對於他人充滿不信任、抱持著高度的懷疑。有一天買了壽司,沒想到壽司裡面加了他厭惡的芥末,於是下次點餐時請餐廳不要加芥末。餐廳告訴他無法調整,誘發了他被煤氣燈的陰影,於是當下被欺騙、被玩弄、被煤氣燈而造成的重大傷害等的情緒重現發作了。他立刻升起熊熊怒火,並且覺得一定要捍衛事實,便與餐廳人員爭得面紅耳赤,而沒想到其實可以不買就好……
有些情緒重現的刺,沒有那麼明顯。像是在親密關係中,對於展現柔軟與脆弱感到恐懼、缺乏情緒安全感,越是親密的關係越引發恐懼,於是可能在與親密伴侶的互動時,總是使用高防衛性、高攻擊性的語氣或態度。明明兩人工作了一整天,終於回到家見到彼此,卻無法對另一半說:「好高興終於回到家看到你了!」有愛的心情,說出來的話卻是:「喔,你在家了喔?(冷淡)」或是「你先回到家也不會幫忙把家裡整理整理喔?」有愛的兩個人,就在長期的帶刺互動中,越來越冷卻,慢性謀殺了彼此的愛。
(如果以下海豚與河豚的影片連結失效,敬請見諒。)
河豚平時好可愛,可是刺豎起來的時候,就會傷人、或逼他人遠離。如果我們可以改善自己的情緒重現,使自己不成為過度反應的河豚,我們可以一直可愛下去。(如果是海膽—無病識感或無法管理的惡性人格問題—,那就收不起來了。)
不過,我曾告訴我的案主,如果把CPTSD解決了,我們不但不用當河豚,還可以當更大更強壯、永遠笑咪咪、懂享樂、能夠「玩河豚」的海豚喔!看到總是笑口常開的海豚,很少有人不也用正能量回應呢。
祝福你也能從河豚變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