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前面多篇文章的基礎,你應該比較能夠理解病態自戀狂為何往往鬼話連篇且不可理喻了。我們已經談過煤氣燈、貶低、病態投射。在自戀型虐待中,其他鬼話連篇、不可理喻的常見現象有哪些呢?
說謊、狡辯
雖然一般人也會有說謊或狡辯的行為,但是病態自戀狂的說謊與狡辯卻比一般人更頻繁,而且他們說謊不眨眼也不打草稿,是那麼的自然。他們一派輕鬆、充滿自信、脫口即出的謊言與狡辯,很容易讓沒有細查的對方信以為真;或是你知道他在說謊,可是他一副輕鬆自信的樣子,讓你感到困惑,甚至不知該怎麼辦。如果你已經受夠了他的謊話連篇或狡辯,你可能會動氣,可是在外人眼中,或是在他的計謀中,你的情緒反而會使你被認為是不穩定、不可靠的那一個,而冷靜淡定的他卻顯得更可信。
似是而非
病態自戀狂很善於使用似是而非的言論。也許他應酬時與其他女人發生了關係,他說那是逢場作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該體諒他。也許他嚴重傷害了你,卻說你該放下、要原諒,別這麼記仇。如果你不善於捍衛自己的健康界線,他的似是而非很可能把你牽著鼻子走,最後你也是非不分、錯誤的理智與真實的感受充滿衝突、感到相當痛苦。
變更遊戲規則
藉由隨意變更遊戲規則,病態自戀狂能夠使你無所適從,或使你覺得自己永遠不夠好。他嫌你事業不夠成功,可是當你已經客觀上成功了,他又說你還沒有能力買豪宅、根本算不上成功。他嫌你身材不好、胸部小,可是你應他的要求做了隆乳手術,他又說你假奶很噁心。什麼都是他說了算,你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
轉移過失
轉移過失很常與似是而非、說謊、狡辯結合。病態自戀狂被責怪、被咎責的時候,很可能會把過失怪到你或他人身上。也許他忘了你交代他下班順便買瓶你要做菜的油回來,導致你無法完成晚餐,你責怪他,他卻說是你沒說清楚要買什麼油 (他難道不會問清楚嗎?),或說是商店賣完了 (其實他根本沒有去)。又像是,他沒做好主管交代的任務,卻說是因為公司的設備難用、或是同事干擾他,但他從未試圖解決這些問題 (如果這些問題是真的)。
身為大學講師的我,也很有感受。總是有部份學生時常曠課、不盡本分,卻誣指老師這沒教、那沒說,才害他發生問題或成績不好。
轉移話題
你可能會發現,你試圖與病態自戀狂好好溝通、解決衝突,或是與病態自戀狂談起他不自在或不認同的話題,你們的溝通很容易被他轉移到別的話題上,導致你原本想談的事情無法談下去、你的需求依然沒有被滿足。
聽不到重點
聽不到重點,與轉移話題有點像,卻又不完全一樣。他抱怨性生活不夠頻繁,你告訴他你是因為家務與育兒太過勞心勞力而沒有性致,他卻像沒聽到這個重點一般,持續抱怨你性事冷淡、冷落了他。你告訴主管他要求的完成期限不太實際,並且給予非常合理的理由和建議,他卻毫不回應這些重點,只是堅持原本的完成期限。
病態自戀狂「聽不到重點」,有時候是因為他們缺乏同理心、沒有換位思考的能力、過度自我中心;有時候是故意操弄的手段,就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像是不願妥協。如先前提過數次「脈絡」的重要,我們當然不能排除溝通者本身可能溝通技巧或表達方式不夠良好,導致聽者聽不到重點的可能性。但是如果正好遇到一位溝通技巧不佳的人,配上一位病態自戀狂,那就真是一團混亂,也可能使得病態自戀狂可以合理化自己的問題、把責任全都推到對方身上。許多對病態自戀狂不夠瞭解、卻只提倡「溝通」的助人專業人士,很容易被「改進溝通技巧」給蒙蔽,而忽略了病態自戀狂那傷害性的人格模式與虐待關係,導致受害者單方面承擔責任。
拒絕妥協
在許多的衝突解決、溝通歧見中,健康的關係有賴雙方彼此的理解、尊重,有時候是承認對方有理而接受對方的要求,或是一起討論出解決辦法;如果真的沒有完美的答案,至少盡量找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最大交集,彼此各退一步,然後真心誠意地接受這個妥協辦法;有時候,甚至適度地放棄對錯之爭,為了彼此的幸福感或大局而妥協。然而,除非病態自戀狂能夠從妥協中得到某種自私的好處,否則病態自戀狂總是想要當贏家,而且是全贏,所以他們非常不願意妥協。如果他們被迫在口頭上、行為上妥協,他們內心也是充滿抗拒,所以日後反悔、老毛病再犯的機率極高。
人人都有可能發生拒絕妥協的狀況,但是病態自戀狂的特性,則使他們慣性地抗拒妥協、妥協從不真心,所以與病態自戀狂相處、試圖解決衝突或歧異,總是使受害者覺得猶如走入死巷般無法有進展、充滿挫敗和打擊。
拒絕換位思考
我們多次談及病態自戀狂缺乏同理心,所以不難理解他們無法或不願換位思考。有效的溝通,有賴雙方都願意換位思考、彼此傾聽與同理。可是病態自戀狂在情感上無法同理他人,較嚴重的狀況是連理智上都無法換位思考。高功能的病態自戀狂,很可能可以在理性上換位思考,這是他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操弄戰術,也是他們在吸引期誘捕獵物的技巧之一。可是一旦獵物到手了,他們可能變得不願意換位思考,因為目的已經達到了,他們不認為有必要理解別人的立場,他們只在乎自己。你在溝通時,他只會堅持自己的角度與立場,你怎麼溝通都無法使他理解你、同理你。除非換位思考對他有好處,否則他才懶得這麼做呢。更別說,有些病態自戀狂根本沒有這個能力。
由於病態自戀狂常常鬼話連篇、難以溝通,他們的病態模式和極度的自我中心模式,發生次數多了以後,你可能會因為太過挫折或受傷,而放棄與他溝通,以保護自己的情緒與心理健康。但是一旦你放棄溝通,他(以及被他誤導的他人)很可能又指控你不溝通、你才是問題的來源。試圖與他溝通,你會受傷;不與他溝通,你又變成了錯方。你怎麼做都不對啊。
任何人長期處於「怎麼做都不對」、「怎麼努力都無效」的情況中,心理健康都很容易惡化。「習得的無助」是心理健康的一大殺手。更何況病態自戀狂還使用許多其他手段操弄受害者的心智、控制受害者的資源、破壞受害者的自尊,所以自戀型虐待的受害者如果受到的虐待較為嚴重或長期,很難不產生各種的心理傷害或身心疾病。未來我們會介紹受害者所承受的身心影響。
*如果你並沒有閱讀過先前的文章,不確定病態自戀狂的定義,建議你從頭閱讀。病態自戀狂並不只是有自戀性人格的人喔。